第426章 李爱国做客赵刚家_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
笔趣阁 >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> 第426章 李爱国做客赵刚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26章 李爱国做客赵刚家

  枣子果皮赭红光亮,一面绿,一面红,看上去煞是好看。

  “冬枣?”

  赵刚眼神一凝愣住了,诧异的问道:“看个头,不像是京城这边的枣子。”

  “赵叔,好眼力,这玩意是从藁城搞来的。”李爱国道。

  “.藁城”

  赵刚的脸色变了几变,眼睛紧紧盯着那堆枣子,最终长长叹口气:“爱国,你有心了”

  他看向冯楠:“把枣子收下来,清洗一遍,将几个孩子喊过来,给他们分枣子。”

  冯楠见赵刚不但收下了礼物,还要分给孩子们,先是一愣,旋即便明白过来了。

  赵刚的老家就在藁城。

  当年他的父母就是靠着种冬枣卖冬枣,供他读了书。

  嗯,赵刚的出身跟关羽差不多。

  赵刚的父母去世后,赵刚也离开了家乡,转战全国。

  这些年没少在她耳边念叨藁城冬枣。

  这年月,藁城冬枣只在附近几个县出售,冯楠想托人去藁城采购一些冬枣,被赵刚批评了一顿。

  没想到这个小司机竟然能搞来。

  这份礼物送得好啊!

  枣子清洗过之后,给警卫员司机分了之后,一家人聚在正屋里品尝。

  藁城冬枣皮薄肉脆,甘甜清香.也仅仅如此,李爱国并不觉得冬枣比津城静海金丝小枣味道更好。

  咔嚓咔嚓声中,赵刚的眼角却有些润湿,他的嘴唇微微抖动,仿佛想说些什么却又无从开口。

  赵刚虽不像李云龙那样以强硬着称,却也是个面对枪林弹雨也皱眉头的汉子。

  他的失态吓住了几个孩子。

  赵山今年六岁了,已经懂事了,他拉拉赵刚的胳膊,将手里的枣子递过去:“爹,你喜欢吃,小山送给你,你别哭了。”

  赵刚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,从冯楠手里接过毛巾,擦了擦眼角。

  揉了揉赵山的脑袋,看着几个孩子说道:“你们还记得爹曾经给你们讲过,你爷爷奶奶就是种枣子的吗,他们种的就是这种枣子。”

  “爹,我们记得。”几个孩子齐齐答了一声。

  赵刚似乎还想说什么,最终也没说出口,让冯楠把孩子们带出去。

  这时候,陈雪茹也站起身拉着冯楠的胳膊:“婶子,我给孩子们,还有你各做了一身衣服,你们试试,要是不合适的话,我再改。”

  “这多不好意思啊。”

  “有什么不好意思的,我是裁缝,顺手的事儿。”

  前阵子得知陈雪茹是裁缝,冯楠便送来了一些布料,委托她给几个孩子做衣服。

  陈雪茹的手很巧,衣服无论是款式还是大小都很合适,远超百货商店里卖的成品服装。

  赵山,赵高是男孩子,穿的是仿军装的外套,衣领子上还绣了红色的五角星。

  两个孩子兴奋得在大院里拿着棍子对打了起来。

  赵水穿的则是一件布拉吉,看上去就像是小公主一样。

  小姑娘拎着裙角小心翼翼的展示,生怕蹭上了灰尘。

  “你们赶紧把衣服换下来,留着过年的时候穿。”

  冯楠把孩子们送进屋后,也进去换了她的衣服。

  这是一套由飒爽中性化的长裤、衬衫、毛呢大衣组成的套装。

  “老赵,怎么样?”冯楠喜得抿着嘴,朝着赵刚问道。

  赵刚眼睛差点直了:“感觉现在你跟咱们当年见面的时候差不多。”

  “哪能了,都成三个孩子的妈了。”冯楠心中美滋滋的。

  这套衣服她实在是太满意了,完全击中了她知识分子的那点喜好。

  “雪茹,你这么会做衣服,能不能教教我啊。”冯楠突然问道。

  她这辈子就不擅长女工,好在公婆不在,要不然非被数落不可。

  本来冯楠觉得没什么。

 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,没必要会针线活。

  但是有了孩子之后,才发现缝缝补补是令人头疼的事儿。

  今天遇到陈雪茹这个专业裁缝,自然不能错过。

  “当然好啊,干脆我先教你缝衣服好了。你家有缝纫机吗?”陈雪茹道。

  “有,不过好像在库房里,我喊警卫员搬出来。”

  冯楠有些不好意思的拉着陈雪茹出了门。

  几人离开后。

  赵刚把李爱国让进了书房内,略带歉意的笑笑:“爱国,今儿太谢谢你了,没想到离开家乡几十年,我还能再吃到家乡的枣子。

  不过以后不要再带枣子来了,从藁城到这边得花费好几天的功夫,太浪费了。”

  “李叔,这是捎带来的,你忘记我是火车司机了吗?我们机务段正好有到藁城那边的运货列车。”李爱国将事情讲了一遍。

  赵刚听得啧啧称奇:“没想到,你当这个火车司机,还真有点意思,想要什么东西,都能搞到。”

  “您现在是首长,还有什么弄不到的?”

  赵刚摆手:“那不一样,我要是搞,就是以权谋私。你这却是顺路而行,性质完全不一样。”

  说完,他突然停顿了片刻,叹息道:“有时候,我还真羡慕你们当火车司机的。”

  李爱国清楚赵刚的老毛病又犯了。

  进到京城之后,赵刚对一些事情看不惯,却又无力改变,心情自然不好。

  李爱国正待劝说两句,外面传来了李云龙的声音。

  “行啊,赵刚,我听说爱国给你送了冬枣,枣子呢,你小子可不能吃独食!”

  “这个老李啊,还是这种臭脾气。”

  随着李云龙的到来,赵刚的脸上也浮现出一丝喜色,刚才遍布全身那股郁闷气息也烟消云散。

  李爱国看着跟孩子般斗嘴的两人,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。

  要是这两人能够在一块工作的话,赵刚能劝住李云龙不蛮干,李云龙能开解赵刚,也许就能避免后来的悲剧了。

  只是现在他们一个是总政的领导,一个是东南的首长,要想再聚在一块,谈何容易。

  李爱国的脑海里,突兀地冒出一个念头。

  除非快速打印.那时候是62年,而赵刚悲剧的时候,至少是65年以后了。

  还没待他细想,冯楠做好了午饭。

  午饭很简单。

  一盘子凉拌牛肉,一盘子油炸豆腐,一盘子花生米,一盘子炒鸡蛋,还有一只从外面买来的烧鸡。

  看来冯楠这个知识分子,应该厨艺不太好,平日里赵家都是在食堂吃饭。

  吃完饭之后,冯楠带着孩子们和陈雪茹去大院里的礼堂,看别人排练节目。

  马上要年底了,各个单位都要献礼。

  关上门。

  三人喝起了酒。

  李云龙这会喝得有些脸红了,拿起筷子,点着赵刚说道:“老赵,爱国也不是外人,我今儿得好好批评批评你,不就是人家领导多召开了一场宴会吗,你用得着连着两三天都闷闷不乐的吗?”

  听到这话,李爱国顿时明白了赵刚生气的原因。

  在原着中,冯楠曾经跟田雨诉苦。

  讲起赵刚在京城心情不好的事儿。

  其中有一次就是原本宴会应该招待老毛子专家,老毛子专家却已经提前离开了。

  在赵刚看来,上级应该停办宴会,以节约物资。

  但是宴会却照常举办了。

  赵刚此时还有些生气,拍拍桌子说道:“现在是艰苦岁月,咱们就应该带头提倡俭朴!老李,你难道忘记那多人流血牺牲,是为了什么吗?”

  这话一出,李云龙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。

  他讲道理压根不是赵刚的对手。

  要是别的事儿,现在可以用混不吝蒙混过去。

  只是现在要开解赵刚,要是不能让他心悦诚服,就算是暴揍他一顿也没用。

  “你们这些读书人,就是屁事儿多!”李云龙眉头紧锁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